联系方式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柏城镇三真大道南段路西2056号

    电话:15318996999

    邮件:[email protected]

    携手并进 共创蓝天

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公司新闻

公司获评2022氢能观察“金鼎奖”创新产品及技术

2022/8/13 14:38:58      点击:

2022第二届世纪氢能大会,公司获评2022氢能观察“金鼎奖”创新产品及技术

氢能作为一种高效、清洁、可持续的“无碳”能源,已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更被誉为21世纪的能源。近年来,包括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加拿大、欧盟在内的全球30多个国家和区域组织都制定了氢能发展规划。根据我国最新能源发展战略布COT
局,2050年氯能在我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将占10%-15%,成为我国能源战略重要组成部分。
2021年以来,氢能产业不断受到金融机构的青睐,产业投资热度持续升温。2022年,随着产业政策体系的初步完善,国内氢能产业总投资金额将突破3000亿元,加速形成万亿赛道。

2024新澳门历史记录查询网站

由氢能百人会、世纪新能源网主办,氢能观察承办的“CHEC2022第二届世纪氢能大会”在京盛大开幕。本届大会的主题为“后冬奥时代 中国氢能发展机遇”。会上,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氢能话题,原国务院参事、原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局长徐锭明出席会议并作主旨报告,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柴茂荣作主题演讲,法液空、美锦能源、三一重工动力所等企业代表参会并发言。此次大会揭晓了2022氢能观察“金鼎奖”,2024新澳门历史记录查询网站荣获,创新产品及技术金鼎奖。王世年副总技术总监参会发表并领奖。

2024新澳门历史记录查询网站


2024新澳门历史记录查询网站

2024新澳门历史记录查询网站

氢能作为一种高效、清洁、可持续的“无碳”能源,已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更被誉为21世纪的能源。近年来,包括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加拿大、欧盟在内的全球30多个国家和区域组织都制定了氢能发展规划。根据我国最新能源发展战略布
COT
局,2050年氯能在我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将占10%-15%,成为我国能源战略重要组成部分。
2021年以来,氢能产业不断受到金融机构的青睐,产业投资热度持续升温。2022年,随着产业政策体系的初步完善,国内氢能产业总投资金额将突破3000亿元,加速形成万亿赛道。

开启氢能产业新赛道

从清洁低碳氢能为燃料的“飞扬”火炬,到穿梭在冬奥赛区的千余辆氢燃料电池汽车,让氢能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绿色办奥”理念的重要体现之一。3月23日,备受关注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简称《规划》)正式发布,为我国氢能产业有序高质量发展,描绘了更多值得期待的美好图景。专家表示,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推动氢能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对于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意义重大。

品示范应用和产业化发展,构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技术体系。


对于氢能利用及产业属性问题,行业内外一直有着不同的看法。此次《规划》明确了氢的能源属性,对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定位进行了阐述。

“氢能是未来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载体。”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王翔表示,与电能类似,氢能是常见的二次能源且需要通过一次能源转化获得,不同之处在于氢能的能量密度高、储存方式简单,是大规模、长周期储能的理想选择,为可再生能源规模化消纳提供解决方案。氢能具有清洁低碳属性和跨界应用潜力,可广泛应用于交通、工业等领域,也是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优质替代能源。通过广泛推广氢能在用能终端的应用,将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氢能产业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将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王翔解释道,氢能产业技术密集、覆盖面广、带动效益强,通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持续加强产业创新体系建设,不断突破核心技术和关键材料瓶颈,能够实现产业链良性循环,未来氢能产业规模有望实现持续增长。

《规划》提出,“”时期,初步建立以工业副产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就近利用为主的氢能供应体系;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万吨至20万吨/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00万吨至200万吨/年。

到2030年,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清洁能源制氢以及供应体系,产业布局合理有序,有力支撑碳达峰目标实现。到2035年,形成氢能多元应用生态,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明显提升,对能源绿色转型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布局产业链创新

目前,我国氢能产业处于发展初期,相较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产业创新能力不强、技术装备水平不高、部分关键核心零部件和基础材料依赖进口等问题。

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指出,氢能技术链条长、难点多,现有技术经济性还不能完全满足实用需求,亟需从氢能制备、储运、加注、燃料电池、氢储能系统等主要环节创新突破,重点突破“卡脖子”技术。

对此,王翔表示,必须坚持创新发展道路,加大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支持力度,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并在市场应用中迭代升级,才能够实现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的转换,从而保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据悉,《规划》从聚焦关键核心技术、聚焦创新支撑平台、聚焦专业人才队伍、聚焦国际合作机遇等方面对氢能产业链创新能力建设进行部署,强调对绿色低碳氢能制、储、输、用各环节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持续推动氢能先进技术、关键设备、重大产品示范应用和产业化发展,构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技术体系。

“全球氢能均处在发展起步期,需要结合技术研发、产业基础以及技术经济性实际情况来统筹布局。推动氢能产业有序发展,须坚持稳慎应用、示范先行,稳步推进氢能多元化示范应用。”能源局科技司副司长刘亚芳表示,要以市场应用为牵引,综合考虑各地方资源禀赋、技术及产业基础、市场需求和地方等多方面因素,因地制宜推动在重点地区开展氢能产业发展示范,统筹推动氢能在交通、储能、工业等方面多元化应用,并依托示范工程支持开展关键技术装备突破。

欧阳明高建议,应尽快建立氢能创新平台,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人才培养,打造自立自强的科技体系。同时,氢能利用是世界各国共有之义,必须坚持开放合作的态度,不断凝聚各方创新成果,推动形成国际氢能应用良好生态。

统筹安全性与经济性

“安全性是氢能产业化发展的基础和内在要求,经济性是氢能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刘亚芳表示,《规划》确立了“安全优先”的基本原则,强调加强氢安全相关技术创新,明确对氢能利用采取全链条安全监管,“比如,提升对氢能制取、储存、运输、加注和应用全产业链全过程安全的管理水平,推动氢能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安全技术协同发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部门安全监管责任,落实地方氢能产业发展属地管理责任等。”

在经济性方面,《规划》提出了氢能制取、存储环节经济性要求和支持:一是合理布局制氢设施,构建清洁化、低碳化、低成本的多元制氢体系。在焦化、氯碱、丙烷脱氢等行业集聚地区,优先利用工业副产氢,鼓励就近消纳,降低供给成本。在资源丰富地区,开展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逐步扩大示范规模,逐步降低成本。

二是开展储氢方式应用,不断降低储运成本。提高高压气态储运效率,加快降低储运成本,有效提升高压气态储运商业化水平。推动低温液氢储运产业化应用,探索固态、深冷高压、有机液体等储运方式应用。开展掺氢天然气管道、纯氢管道等试点示范。逐步构建高密度、轻量化、低成本、多元化的氢能储运体系。

三是研究探索可再生能源发电制氢支持性电价。健全覆盖氢储能的储能价格机制,完善市场化机制,探索氢储能直接参与电力市场交易。




Copyright 2022 2024新澳门历史记录查询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高密信息港 技术支持 网站备案:鲁ICP备2022027555号